很少有人在大雨傾盆時游覽古村。但從下車的那瑜伽場地一刻起,家教場地雨中的流坑古村就深深吸引了我。
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,抵達古村已近傍晚,天色在雨九宮格中愈發顯得昏暗。萬籟俱寂,偶有幾聲蟲鳴傳來。遠處,嵐霧飄拂,灰蒙蒙的青山若隱若現。寬闊的恩江從群山中奔騰而來,繞村向西流去。村口的老樟樹枝葉繁茂,一棟棟古建筑錯落有致。高墻小窗,青壁黛瓦,質樸而簡潔,典型的贛派民居外形。與恩江連為一體的龍湖穿村而過,雨滴在湖面上蕩起陣陣漣漪。
鵝卵石和青石板鋪就的地面有些濕滑,我和友人小心前行。長街深巷,縱橫交錯,仿佛走進了歷史深深的褶皺里。房檐上,寫有“董”字的燈盞在雨中搖曳。五代南唐升元年間,流坑村開基之祖董合見此地青山環抱,江水繞流,常有云氣氤氳,遂將全家徙居于此,拓荒建宅。“坑”乃江西方言,意指山間分布的小盆地。在農耕時代,盆地內肥沃的耕地和山野間豐饒的物產資源,是當仁不讓的立小樹屋村之本。經數世繁衍耕耘,流坑村發展壯大為董氏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。
整座村的格局,不像一個村落,反倒更像一座小型的城。“七橫一縱”八條街巷,其間若干小巷連通,好似棋盤格局。繞村的恩江和龍湖,有如城池壕溝。村內的層樓群宅,相互守望。七條橫巷的東端直對恩江江岸,每個巷口均建有一個碼頭,既方便商船停泊,亦使江風順暢入村,調節村內溫度。碼頭上修筑七座二層閣樓,樓間以高墻連接圍合,如同一座堅固的城堡,有防御功能。碼頭下設排水渠,解決了排澇清淤的難題。橫巷西端與縱巷相接,狀似一把梳子。間以若干小巷相連通,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。難怪徐霞客到訪流坑村,也忍不住贊嘆“其處阛阓縱橫,是為萬家之市”分享。
在流坑村,“古”字被襯托得熠熠生輝。有典雅別致的民居古宅,有雄渾大氣的古代祠堂,有精妙考究的古街古橋,還有古塔、古書院、古戲臺、古牌坊、古水井、古碼頭等各類古建筑。村內房屋建筑六百八十六處,其中明清時期的建筑二百一十六處。最富代表性的是窄巷“一線天”,一邊是明代建筑,一邊是清代深宅。眼神游移間,穿越時空的恍惚感油然而生。
村中民居多為一層半的磚木結構,二進三開間,一堂一廳。堂前皆有一天井,集采光、通風、聚水等功能于一身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這里的古建筑幾乎都有準確的建造年代。檐宇、墻頭、門楣、窗欄等處,均有形態各異的木雕、磚雕和石雕,刻有麒麟、鳳凰、花卉、瓜果等式樣,色澤斑斕,疏密有致,透露著村莊往昔的富庶昌盛。雕刻堆塑之外,不時可見庭院中懸掛的木匾和楹聯,散發出深沉的氣息。它們或表明主人身世,或彰顯家族榮耀,或講述傳統道德,皆有深遠意境,且相當一部分出自歷史名人之手。
董氏一門崇文重教,一大批飽讀詩書的儒士在村里興辦書塾學館,心齋書院、雪峰書院、蓉山書院等書院群源遠流長。長時間的文化浸潤,終于在北宋仁宗景祐元年(公元1034年)結出碩果。村中董姓五人同時考中進士,讓流坑村聲名大噪。村里為紀念這一“五桂齊芳”的盛事,特意建了一座五桂坊。五桂坊一側的棋盤街通往狀元樓,那里是整個村落的制高點。站在兩層重檐、穿斗式梁架、蝴蝶瓦屋面的狀元樓前,我仿佛看見一批批飽讀詩書的學子背著行囊,昂首挺胸踏上趕考之路。村中還有翰林樓、魁星閣、文昌閣、文武魁元坊等老屋,光聽名號,便知文氣興盛。
狀元樓旁,矗立著一座古戲臺,這是村民們表演“儺舞”的地方。流連間,只見一位老人來取演出服。我們向老人請教關于儺舞的點滴,他緩緩坐到長木凳上,向我們娓娓道來。
儺舞表演有著規范的儀式和程序,不能有絲毫差錯。演員們穿著沉重的戲服,頭上戴著實木面具,手持道具或兵器,在不同曲牌音樂的伴奏下,把一個個情節演繹得生動活潑。老人有時吹笛時租場地子,有時吹嗩吶,有時敲鑼打鼓,人手不夠時,他也要揮舞兵器“上陣殺敵”。雖然已年過古稀,常常汗流浹背,但他從未感到疲倦,始終樂在其中。老人說著,眼里閃爍出光芒。如今,樂安儺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,村里的年輕人也主動擔負起傳承的重任,這是最讓老人欣慰的。
雨勢漸小,游客逐漸多了起來。我們在村中民宿吃晚飯。這時,一陣鼓樂聲響起。原來,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《流芳》開始了。演員們在燈光秀的映襯下,借助戲劇、舞蹈、雜技等方式,將科舉、農耕、商貿、民俗等元素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,再現了千百年前流坑的市井生活畫卷。到了“儺舞”和“宮廷小吹會”的表演環節,鮮艷的服飾、夸張的面具和獨特的唱腔,把傳統藝術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。我辨認了好一陣子,剛才和我們聊天的老人,正在全神貫注地吹著嗩吶。
離別時,蛙聲陣陣。目光再次掠過這座村落,一路盡是古樸蒼勁的建筑。每一磚每一瓦,都在述說著歲月的滄桑,一伸手,仿佛就能觸摸到悠長的文脈。
從此,我的鄉愁里,多了一個叫“流坑”的地方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