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安徽金寨高鐵站出發,車子一頭扎進大別山。
路上,峰巒疊嶂,云霧繚繞,風景如幻燈片一般變化。突然峰回路轉,一片隱匿于大山深處的建筑赫然眼前。農莊到了!
鄉村民宿有哪些新體驗?如何讓游客愿意留下來?怎樣更好支撐鄉村旅游?帶著這些問題,記者一探究竟。
注重品質,住得更舒適
“推開窗,山水畫卷和清新空氣一起撲面而來,賞心悅目。”剛剛入住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的游客李怡,迫不及待地走進房間,感受各種細節。
度假農莊的20間房,全部是獨棟獨院的房間。從農莊前臺辦理入住手續后,沿蜿蜒的石板路前行,就來到房間門口。小路兩旁,大片的翠竹隨風搖曳,沙沙作響,散發著陣陣清新的竹香。
打開門,現代化的住宿設施,為舒適體驗提供了保障。“知名品牌的吹風機、空調、地暖、高品質床品一應俱全,住宿體驗在很多方面可與城里的高檔酒店媲美。”李怡說。
“鄉村旅游熱了,人們的要求也更高,在住宿方面尤為明顯。”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負責人鄭亞明說。
鄉村旅游蓬勃發展。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,今年一季度,全小班教學國鄉村旅游接待總人次為7.07億,同比增長8.9%;全國鄉村旅游接待總收入4120億元,同比增長5.6%;全國鄉村旅游從業總人數為712萬,同比增長2.2%。
發展鄉村旅游,讓客人住下來非常關鍵。住下來,意味著更長的停留時間、更多的消費場景、更好的消費體驗,這樣才能發揮鄉村旅游更大的帶動作用。近年來,不少農村地區的交通、餐飲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但在住宿尤其是品質住宿方面的供給相對不足。
“早期鄉村旅游的住宿,主要是‘農家樂’。”鄭亞明說,農家樂的服務以餐飲消費為主。隨著市場的發展,農家樂不斷轉型升級,經營模式從單純的餐飲,逐步拓展為餐飲與住宿結合、餐飲與采摘結合,進而向休閑農莊、生態農莊等多元化形態發展,但不少農家樂在專業服務、管理以及配套設施方面和人們的品質住宿還有一定差距。
高質量的鄉村住宿,應該在“硬件”和“軟件”上一起發力,邁入2.0時代。“硬件并非僅僅局限于設施,隨著旅游消小樹屋費的持續變化,游客提出了更高要求,涵蓋安全衛生、空間感以及建筑美學等方面。”鄭亞明說,農莊建設了懸崖餐廳、觀景露臺、兒童游樂場所、室外游泳池,在硬件方面實現了大幅升級。
鄉村民宿升級,要揚長避短。在空間感、沉浸感和本地特色感方面,鄉村民宿相比城市住宿具有先天優勢。由于地處鄉村,面積大、容積率低、人均綠化面積高,會給旅行者帶來更接近自然的體驗。同時,一般鄉村民宿的周邊也會有大量的農田、森林、農戶,農文旅會給用戶帶來獨特的沉浸式體驗。
軟件同樣重要。軟件也不僅僅是服務,更多的還要結合當地特色提供個性化體驗,甚至是創新型活動等。“要將傳統意義上的一間房一張床,融合到人們的沉浸式鄉村旅行體驗中。”鄭亞明說。
“從‘一對一’的管家服務到下車時工作人員的迎接,再到晚上服務員送上門的睡前飲品,這家農莊帶給我比城市酒店更貼心的服務。”李怡說。
高品質的鄉村民宿受到市場歡迎。每逢節假日,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的客房常常供不應求。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,房間幾乎滿房,7間親子套房早早就被預訂一空。
融合文化,玩得更精彩
春季,正值大別山的茶季。茶園里嫩綠的茶樹層層疊疊,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,彌漫著淡淡的茶香。
“寶貝,采茶要挑這種一芽一葉的,這樣炒出來的茶才香。”在農莊附近的茶園,一位入住客人耐心地教著孩子。一大早,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的客人們,在農莊管家的帶領下來到茶園,體驗采茶。小朋友們手提小竹簍,歡快地穿梭在茶樹間,眼神專注地尋覓著最鮮嫩的茶芽,并不時好奇地提出各種問題。隨后,大家來到茶園的工作間,一起炒茶,感受傳統制茶工藝的魅力。
“孩子有機會體驗采茶,了解茶文化,感覺特別有意義。”來自江蘇南京的游客張瑋說,鄉村生活節奏更慢,孩子每天和小伙伴們一起采茶、挖筍,參加各種親子活動,學到了知識,性格也更加開朗,家長的身心也得到放松。
鄉村旅游邁向鄉村度假,游客消費重心發生轉變,從單純的鄉村美食體驗、田園觀光,轉向康養、研學、人文、民俗等多元需求。這就要求鄉村旅游供給從單一產品模式,向餐飲、住宿、娛樂體驗相融合轉變,以鄉村住宿為依托,為游客提供更豐富的鄉村度假方案。
在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,親子活動豐富多樣,農事體驗妙趣橫生。農莊外的竹林里,春筍破土而出,挖筍活動吸引了不少客人報名參加。孩子們拿著小鋤頭,在竹林里東挖挖、西找找,不時能聽到有孩子興奮地喊著:“我挖到筍啦!”
體驗完農活回到農莊,大草坪成為親子活動的熱門場地。在大草坪上,放風箏、露營等親子活動十分受歡迎。家長和孩子一起奔跑著放風箏,五彩的風箏在天空中飛舞,成為山水之間的美好點綴。在“接力運氣球”游戲中,家長和孩子齊心協力,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。
在農莊的活動室,有手繪飛盤、制作棉花糖等趣味項目。在這里,小朋友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,用彩筆在飛盤上描繪出五彩斑斕的圖案,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飛盤。親手制作棉花糖的過程,更是讓孩子們興奮不已,看著棉花糖交流一點點成形,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人們旅途中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多。依托金寨縣的紅色文化與非遺資源,農莊推出了紅色旅游和非遺體驗活動。在紅色文化講解環節,專業講解員帶領家長和孩子們參觀紅色遺跡,講述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,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,還不時提問。非遺體驗區內,大家一起參與刺繡、剪紙、竹編等非遺體驗活動。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,拿起剪刀和彩紙,剪出漂亮的窗花;或是學習竹編技藝,編織出簡單的小物件。
截至2024年九宮格底,攜程先后在安徽、河南、陜西等地開業上線了34家攜程度假農莊。截至2024年12月,攜程度假農莊活動以節氣、農耕、非遺為主題,共打造了70余個項目,引入包括剪紙、盤扣、葉雕、青銅工藝、蘆笙舞、薩滿鼓、刺繡、布藝等40余種非遺體驗活動。
共建共生,更有帶動力
“以前只能外出打工,現在在家門口也能工作。”金寨大灣村村民老汪,前幾年走南闖北,如今成為攜程度假農莊安徽金寨大灣店的一名員工。
旅游,是開啟鄉村振興大門的一把金鑰匙。鄉村旅游托起了百交流姓富裕富足的九宮格“金飯碗”,塑造了鄉時租村宜居宜業的新形象,蓬勃發展的鄉村旅游不僅成為中國鄉村偉大變遷的生動體現,更日益成長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、展示美麗中國的亮麗窗口。
鄉村旅游更好發揮帶動作用,需要以點帶面,以優質供給引領旺盛需求。兼任金寨縣民宿協會副會長的鄭亞明說,從攜程度假農莊金寨大灣店落成至今,金寨當地新開了30家民宿。攜程度假農莊通過舉辦民宿技能專場培訓、上門指導周邊民宿等方式,幫助周邊民宿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,周邊民宿的訂單量平均提升82.4%,拉動了所在鄉村的民宿行業整體發展。
農莊優先雇用當地居民,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。數據顯示,截至去年12月,攜程度假農莊已在各地創造了4萬個間接就業崗位,其中超過80%的員工為當地人,推動了當地人均年收入增加超過4萬元,吸引眾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返鄉就業。
“鄉村旅游有廣闊的發展空間。”攜程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梁建章說。鄉村旅游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,鄉村擁有“十里不同音、百里不同俗”的人文寶庫,也是囊括各類地形地貌的自然景觀博物館。不同人文與自然環境的交融,成為最獨特的旅游資源。
打造鄉村旅游的吸引力,要從三方面發力。一是自然景觀、生態資源、民俗文化等資源,構成鄉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。欣賞田園風光、體驗農村生活、感受民俗民風,是人們前往鄉村的重要動力。二是住宿、娛樂等基礎建設。獨具特色、高品質且親近自然的住宿體驗,能夠有效吸引高凈值客群,進一步拓展鄉村旅游發展的空間上限。三是便捷性。近郊游、周末游、周邊游和鄉村旅游人群高度重合。鄉村旅游舞蹈場地產品的便捷度,決定了其吸引力和發展潛力。
“高品質鄉村民宿作為鄉村旅游重要的服務承載平臺,需要展示出更大的帶動和促進作用。”梁建章說,個性化、高品質的旅游產品正在快速從城市市場進入鄉村市場,更多高質量產品的涌入將帶來鄉村旅游供給整體質量的提升。企業要準確把握市場趨勢,提供更多符合市場需求、讓游客叫好又叫座的產品。
發佈留言